欢迎访问《湘南学院报》校报 - 湘南学院  
  
第298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湘南学院科技创新团队
———南岭社会文化研究基地团队


  一、团队基本情况。本团队由8名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核心成员组成,其中博士1人,教授2人,学科背景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教育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文社科研究团队。团队带头人陈敬胜博士,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团队其他成员近年来,主持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成员视野开阔,思维严谨。
  二、团队的建设目标。本团队依托湖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研究基地———南岭走廊乡村建设研究基地平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立足“南岭走廊”东段多族群和谐共生的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学科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中心,瞄准族群文化互动互制、互补互适、冲突离散、认同融合与社区发展等现实问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多学科交叉综合方法,对“南岭走廊”多族群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此外,瞄准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区深度贫困区域的贫困实际进行田野调查,总结精准扶贫经验,为罗霄山片区贫困群众在2020年同全国人民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奉献地方高校智慧。
  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把本团队建设成为一个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有影响力,集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区服务、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南岭走廊族群文化保护与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团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完成一批相关研究课题,形成一批在湖南省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生态郴州”、“人本郴州”和“文化郴州”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湖南省大湘南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湘南学院专业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团队建设及研究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助于团队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开阔视野,邀请国内一流学者来讲学,指导南岭走廊片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推动该区域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湘南学院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学识水平和研究水平。同时可借助平台展示团队的研究成果,发挥和表达自已学术研究观点、思想和方法。二是有利于发挥团队的科研优势。郴州属于南岭走廊的核心地段,也是南北文明的交汇地带。本团队的科研人员研究南岭走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人脉优势,与区域外的研究人员相比,更节省调研成本、节省时间和精力,更容易对南岭走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性矛盾问题进行学理分析研究。三是有利于推动南岭走廊山区经济社会的平等和可持续性发展。南岭走廊是费孝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与西北走廊,藏彝走廊一起并称为“三大走廊”。费老的民族走廊概念,兼具文化民族概念,地理空间概念的涵义。就南岭走廊而言,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瑶族,在费老看来,南岭走廊的发展问题主要是指粤北、桂东、湘南的瑶族区域民族平等与社会发展问题。南岭走廊是我国南方集 “老”(革命老区)、“少”(瑶族聚居区)、“边”(省际结合部)、“穷”(特困民族地区)、“山”(偏远山区)于一体的典型特困民族地区。因此南岭走廊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可以破除行政壁垒,总体推动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内其他地方同步实现小康社会。
  四、团队研究的优势和方向。一有区位优势:湘南学院位于南岭民族走廊核心区域的郴州市。郴州市历史以来就是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的交汇处,也是从中原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古往今来,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在沿着南岭走廊的古道之一———湘粤古道不断迁徙,并发生着文化的濡化,民族的交融,由此产生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如古道文化,神农文化、红色文化等。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二有人脉优势:湘南学院的学者大部分是本土学子,生于斯长于斯,了解和熟悉当地的旅游资源、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研究南岭走廊郴州区域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有队伍优势:湘南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已有一批学者在从事南岭走廊的研究。现在湘南学院人文社科学者正在形成研究本土文化尤其是南岭走廊文化的风气,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研究学者为骨干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湘南学院法学院有着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每年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由老师带着学生深入到南岭走廊山区的广大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并出版了研究报告,目前做田野调查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本团队研究方向有省际边界乡村建设与区域性反贫困联动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走廊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南岭走廊全域旅游与民族交往研究。

湘南学院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269次访问,全刊已有164160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