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南学院报》校报 - 湘南学院  
  
第301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清 华 园 散 记

作者:李气纠


  12月3日,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时隔4年,我们再一次站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的赛场。这一次,地面赛场折戟,是从网络赛场的千军万马中一路过关斩将,杀到总决赛的。选手,来自临床医学专业。
  12月5日下午,第二阶段比赛结束。来北京三天了,乘着比赛间隙,从大兴进到主城区。和马博士约了,上清华园去看看。
  师徒仨到达清华西门,不到五点,天色已暗了下来,“清华大学”四个大字,在暮霭中有些朦胧。门口有保安执勤,不是清华师生,没法进去,我们只好等博士来接。有好几个和我们一样等待解救的人,还有一些小贩,趁机兜售着清华校徽,许诺说带我们进校园,但要那么一点儿小费。
  清华校徽,对我,毫无吸引力了!第一,非清华师生,佩戴清华校徽,有些打脸;第二,孩子早已上大学,校徽自己有;第三,未生二胎,也就没有了可能上清华的寄望。因此我是连看都没看一眼。同行的龙老师,倒是立马买了一对儿。龙老师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刚五岁,将来是可能要上清华的。出手的瞬间,看到的,是身为人父的他,对宝贝儿子的厚望。
  说话间,救星马博士骑着小黄车驾到。沿着清华校园,我们一路疾走。夜色下的清华,很是安静,行人很少,只有匆匆的小黄车,不时地,从我们身旁飘过,一同飘过的,还有欢快的笑声。清华,很朦胧,却又,如此亲切!
  跟着马博士的脚步,一路听她说着她眼中的清华。渐渐地,清华,清晰明朗了起来。这位新疆姑娘,80后,在罗选民老师门下攻读博士,话语间,满是对清华的喜爱。看着她深深地沉浸在这样自由而专注的学术氛围里,我很是羡慕、很是向往。
  第一站,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罗老师曾是这里的系主任。大厅的墙壁上,挂着大咖们的头像和简介,钱锺书、许国璋、王佐良、穆旦、等等,瞬间,使人觉出了这小楼的厚重,不由得肃然起敬起来,我们忍不住在此留影。突然,传达室里冒出一个小伙子,说:“这里可不能乱拍照啊!”我说:“没有呀,我们是很认真地在拍啊,没乱拍。”就这样,笑着,我们离开,留下他,站着那儿发呆。
  终于,来到了清华图书馆。夜色很深了,图书馆前面的迎客松,在灯光映照下,影影绰绰。风,清冷清冷的,月光下,我们的脚步,也是影影绰绰的了。愈靠近图书馆,我愈觉得一种像是要偷师学艺的心情,有些忐忑,也有些莫名的激动。
  进得图书馆,瞬间感到浑身温暖。暖气太足啦!
  我们一行四人,像四条沉默的鱼,在清华的逸夫图书馆漂游。漂游,是因为无法闲散地遨游。清华规定,非本校学子,可以参观图书馆,但只限30分钟。走马观“馆”的我们,还是被深深地吸引了。
  被温暖和安静包裹着,一刹间,我有些心疼在学校图书馆与严寒战斗的湘南学子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们,比清华的学子,更牛!
  宽敞舒适的书桌,齐备的设施,免费的WIFI,书桌上还都有插座面板,带上笔记本电脑就可以用。在二楼阅览室,竟还配有小小的台灯!还有一片区域,特别宽敞,座位是沙发的,“三五个、或七八个人,可围坐一起,小声讨论,”马博士说。
  我还发现一个书库,在每两排书架的尽头,充分利用空间,整出个刚好坐一人的小书房,看书特别安静,不会受到任何打扰。
  匆匆走过清华图书馆,未曾驻足细看,一瞥间,还是瞅见了不少很有颜值的孩子。不过,我记住的,更多的是那些专注的神情。在清华,他们,站立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游完图书馆,已是饥肠辘辘,学堂路上飘荡着饭菜的香味,脚步不由得轻飘了许多。不觉间,身后的几个人远远落下了,不知所踪。倒回去找,聚拢后,一帮人一路无话,直接杀到清青小火锅。
  店里,一片热气腾腾,但是,一点都不嘈杂,清青小火锅,确实,不一般。
  等到7点半,最远的芊芊姑娘也到了,大家伙见了面,特别兴奋。芊芊姑娘,2013年从湘南学院毕业,考到北京读研,如今,在京城一家留学机构工作。而思齐,2016年从湘南学院考到对外经贸大学读研,工作早早敲定,最开心的,遇见了心爱的他:一次对外经贸与清华的联谊中,邂逅一位混进联谊会的北大博士,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缘分,真是很神奇的东西。
  冬日,吃火锅,是很好的选择。冬日,在陌生的城市,和旧友新朋,吃火锅,是最好的选择。推杯换盏间,寒气渐去,过往的各种美好,扑面而来。
  真正的友人,纵然许久不见,一见亦如昨。
  这一晚,我们都记得,月亮,很圆,月光,很暖。

湘南学院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461次访问,全刊已有165620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