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南学院报》校报 - 湘南学院  
  
第325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田野+团队+项目”:新文科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卫平 周桂英 陈敬胜 曾 鹰 童翎 李丽珍


  为在实践层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刘卫平博士、教授牵头组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等院系的科研教学力量,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于2018年提出了“田野+团队+项目”的新文科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文科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田野为场域,团队作组织,项目为载体,融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管理于一体。打通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瓶颈,延长人才培养链条。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田野”,融合社会资源,发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2.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团队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将教学课堂搬到“田野”进行,采用小班教学与专题研讨,指导学生撰写课程专题论文。
  3.坚持服务导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产教融合,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形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新局面。
  4.坚持开放协同。结合“新文科”的发展趋势,以项目驱动,创新育人实践方式,建立多元化、开放式评价方式,促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企业等各类各层次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开放共享,建设高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高端智库,加强行动间的系统衔接,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合力。
  二、“田野+团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聚焦解决的问题
  1.改变教学科研原子化。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显著误区就是片面理解教学与研究的关系问题。如有部分老师认为,教学型高校教师不需要从事科研,科研是研究型学校的事情。人为地曲解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本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破除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把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在实践中解决研究与教学脱节的问题。
  2.改变课程模块静态化。针对过去课程设置的固化、教学模式的僵化、实践教学的虚化。本成果立足于人文社科融合,破除边界壁垒,解决这一静态化问题。
  3.改变人才培养碎片化。从文科的教育过程的脱化、教育环节的疏
离、学习历程的分割、教育场域的离散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出: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强化专业化意识,避免知识体系碎片化与空心化。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交叉和应用驱动。
  4.改变社会服务边缘化。在社会一些主要部门看来,只有那些985、211层次的学校才具有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能力,因而更倾向于与层次较高的高校合作。对地方高校来说,自信不够。本研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动融入社会,主动与社会有关部门服务,把服务送上门,如精准扶贫模式的调研,地方文化智慧的提炼,社会治理咨询等,在主动融合中逐步走向服务的中心。
  三、“田野+团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5月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用坚持“两个不可替代”“五个面对”“五个更好发挥作用”回答了文科发展要不要扎根大地、立足中国实践的问题。
  在新时代,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新思路新举措。学科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不仅需要“新工科”,也需要“新文科”。借助学科融合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人才,是地方性高校转型发展的明智选择。
  湘南学院人文社会学科办学历史悠久,所处的郴州拥有丰富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具有深度交叉融合的显著能力和天然优势。在新一轮学科调整和教学改革中,我们以学科建设为主体,构建引领和支撑内涵发展的办学体系,充分发挥文科育人的作用。宏观层面,坚持三个走进:“走进田野,走进团队,走进项目”;微观层面,即表现为区域共同体(学术共同体)、跨专业联盟、跨学科联盟、工作坊等形式。
  1.围绕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田野+团队+研究性学习项目”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
  2.围绕学生基本的学术训练,实行“田野+团队+‘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求真”精神,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3.围绕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开展“田野+团队+社会服务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致力于解决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以此无缝对接社会需求,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4.着眼学科发展,围绕学生探索精神的增强,实践“田野+团队+科研项目”的人才模式培养。主要解决培养
一批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实践,尤其是研究地方性智慧的高端人才。
  我们传导“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本区域南岭走廊的特色文化资源,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完成综合技能项目训练,使得学生对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有更清晰的定位和规划。
  四、“田野+团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田野+团队+项目”这一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集学生的专业学习、学术训练,服务社会实践能力、卓越人才培养于一体,是新文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紧扣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把职业素养和创业能力培养全面引入到专业教学,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应用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教学的顺序化、层次化、系统化,具有鲜明的创新性、领先性及示范性。
  2.推进“四个回归”、“以本为本”的有效落地。以“田野+团队+项目”为核心,积极支持本科生参加科技创新及课题研究,将学问做在田野里、大地上,极大培养学生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3.“新文科”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以“六共建”形式(共建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团队、平台)、“四导师”制度(职业导师、思政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实现校企深度协同,形成人才培养协同化、实践基地综合化、课程建设校企化、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化的特色发展格局。
  五、项目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效果
  项目研究紧紧围绕“学科对接行业,专业对接企业”的理念,主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服务平台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经过几年的实践,本项目获得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
  1、获批成立了一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17年经湖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南岭走廊乡村建设研究基地”,这是我校第二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2016年与莽山土里巴吉农业公司共建“莽山村寨文化研究所”;2017年校级科研团队“南岭社会文化研究中心”获批,2018年校级科研团队“南岭乡村文化研究中心”获得成立。这些研究基地的成立,助力了我校科研发展。
  2、设立了一批社会研究基地。与郴州市宜章跳石子村、北湖三合村、仰天湖瑶族乡等作为校地合作基地,
创办了以莽山“跳石子”村寨文化模式为中心的本土文化教学新领域,也使本校成为建构地方性文化知识体系研究中心。
  3、获批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本项目为跨学科跨院系的教学科研综合体,覆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等文科学院的师生。在跨学科、跨院系的理念指导下,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2015年以来,团队的老师获得了10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省级教学教改项目2项,市厅级课题1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篇,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5篇,师生共同出版专著2部即《流动的乡土》、《经验与典型》。仅仅在2018年南岭走廊乡村建设研究基地成员就获批了1项教育部课题,3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课题,6项市厅级课题。该中心还于2017年6月成功承办了具有积极影响力的首届“南岭走廊论坛”。
  参与本项目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2项目,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5项。
  4、创新了育人模式。构建了集“开放性,应用性,特色性”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融教师的创新、学生的创新、管理的创新于一身的育人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文科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涉及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等学院的54位老师,学生受益面达22175人次。为本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早日实现“亲近产业、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提升了育人质量。近三年来项目辐射范围的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稳步提升。3年来,仅仅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3等奖2项;社会工作学生的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0%左右。近三年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55名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的初次就业率由87.9%上升到91.6%,专业 与 岗 位 相 关 度 由 55.5%上 升 到66.1%,企业对学生满意度由87.9%上升 到 91.5%,学 生 就 业 满 意 度 由86.6%上升到88.6%。
  总之,这一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是地方高校新文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创新举措,是解决大学生认识社会“最初一公里”、融入社会“最后一公里”、服务社会“关键一公里”的重要环节。

湘南学院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766次访问,全刊已有1657264次访问